首页

伊轩女王百度云

时间:2025-05-26 11:34:09 作者:舞狮、书法、海草舞 澳大利亚“汉语桥”选手“上才艺” 浏览量:71335

  陈祥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深化学习中深刻感悟“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牢牢扎根提供了科学指引。根深才会叶茂,本固才会枝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百余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只有植根本国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就深刻启示我们,要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方法和价值上实现更高程度的融通契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结出累累硕果,在中国大地上牢牢扎根。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探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我们党本着科学态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承载着丰富的“中国特色”文化基因。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指引,离不开中华文化沃土的丰厚滋养。这就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让当代马克思主义既获得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的强大支撑,又获得中华文化丰沛而充盈的文化滋养,焕发出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

  “第二个结合”是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强烈担当,为我们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相互契合而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从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到推进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到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就深刻启示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凝聚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澎湃力量。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充盈着独特的中华文化神采气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深厚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承载。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强大信心,从中华民族世代相因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充盈着独特的中华文化神采气韵,不断升华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要加强研究阐发,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时代光彩。要把深入研究与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要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推动文化生命实现更新和现代转型,建设文化强国。要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下大力气把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好、运用好、发展好,引领和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别开生面,焕发时代光彩,不断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跃升,有力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守住根脉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强大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创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正是“第二个结合”才成就了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守中华文化根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加强创新,推动思想观点、方法手段、载体形式不断创新,推动中华文化实现现代转型,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文化支撑,让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神形交融、交相辉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广东省(阳山)第十届登山活动拉开序幕

当前,金融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相互交织、密切联系,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特别强。必须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推动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丨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申长雨表示,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核准注册商标438.3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13件,核准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201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642.8万件和249.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2.3%和36.0%。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8385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915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主播说联播丨“如果有缘分,再远也能相会”

在帕米尔高原,维娜走上了正在建设的中塔公路,这条全长1000多公里的公路,预计2026年通车。当地人告诉她,中国公司承建的全长5公里、海拔3000米的沙赫里斯坦隧道,打通了被高山阻隔的地区,给当地民众的出行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被称为“中国朋友送来的最好礼物”。

总要去趟云南吧|开远有多远

记者调查发现,花钱申领这类“荣誉证书”几乎没有门槛,名头大小成了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出门在外,名头都是自己给的”,这一句网络嘲讽语投射进现实。

2024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 精准解读政策 积极回应关切

“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木薯加工业,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农业专家到来之前,这些成果我们不能想象。”刚果(布)农业部长保罗·恩戈博表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